“五一”旅游业爆发式复苏,透露出怎样的玄机? 焦点信息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23-05-09 22:07:25

疫情之后中国内地的经济走势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各种分析判断不一。而刚刚过去的“五一”5天假期,旅游业爆发式复苏,境内出行的人次终于突破新冠疫情的阴霾、超出了疫情前的水平,形容出游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挤”。哪怕有无奈、不便,但还是乐观劲儿多过抱怨,透露出怎样的玄机?


(相关资料图)

01

圆明园百年来门票首次售罄,趵突泉里的锦鲤被投喂成胖鱼,黄山风景区的公厕被夜宿游客占满、珠穆朗玛峰凌晨2点还在拥堵、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堵骆驼”。这是中国人完全摆脱疫情阴霾的第一个小长假,整个旅游市场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如果说春节以来,我们国家的旅游一直在慢慢复苏的话,那么到了‘五一’民众的整个情绪已经累积到了一个节点,忽然爆发。到处看到漫天的人流,很多人流空前绝后。我们终于能够放开各种限制,这么多人能够有时间,也有精力来重新发现中国。”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 中国内地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中国内地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旅游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今年的‘五一’有一种普热的状态,以前我们称短线热、长线热或者一、二线城市热,今年首先长线终于崛起了,之前整整三年的时间,旅游主要是龟缩在短线里面的,平均的出游半径大概在150公里以下,而到了这次的‘五一’假期,整个出游半径达到了180公里,这是近几年最好的成绩。”

某线上旅游平台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彭涵:

“有平台数据显示,用户的飞行距离在‘五一’期间是这4年的一个巅峰,出游半径可能比疫情前大概提升了25%。跨省酒店订单占比在整体酒店预订里达到7成。它可以拉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上面的很多商家,这是很多线下服务业的复苏。”

在高涨的出行情绪带动下,无论是旅游热门城市还是小众目的地都在“五一”假期迎来了人潮涌动的盛况。杭州西湖、大唐不夜城、上海外滩、广州塔,“网红”乌镇、洪崖洞等往年热门的景点,依然对全国各地的游客有巨大吸引力。

而曾经的小众旅行城市淄博,凭着“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在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吸引了无数游客。去远方来趟“味蕾游”也成为游客假期出行的新选择。

“进淄赶烤”热潮下,“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正式开售第一天,北京南到淄博的火车票不到1分钟就被秒空。北京、上海、郑州、石家庄等地游客“种草”淄博的积极性最高。

淄博市文旅局更是在4月26日就贴出了告知书:“五一”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建议错峰前往,但这依然没能阻挡游客们的热情前往。“五一”期间淄博每日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整体旅游订单较2019年上涨441%。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淄博烧烤之火,它的背后实际上是旅游模式的大转换。人们在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不只是为了看山看水,而是为了看休闲的业态。当一个城市变成了吸引物,它背后能够接纳的旅游消费的动能会远远超过那些传统的旅游景区。这种用城市的兴趣和烟火气吸引游客的方式,实际上是中国旅游业未来的一种核心的发展方式。”

因“食”而动,为“吃”而游。新业态“火”出圈,成为这个假期消费火热、经济向暖的生动缩影。

受“淄博烧烤”影响,中国以美食为特色的小城:台州、柳州、自贡、潮州、汕头、延吉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往来。粤式餐饮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潮州、汕头“五一”期间的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上涨超过1200%。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旅游是外来的叠加性消费,本地城乡居民的消费存量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外来游客叠加的消费增量。从消费观念上讲,民众变得越来越愿意去体验当地的生活了,到一个地方看一眼,拍个照片就走,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特别是消费的影响是有限的。现在我们到一个城市,需要吃、住、玩,各种各样的东西,消费就提高了。所以城市旅游,在消费的促进下,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格局。”

02

今年,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他们不仅快速打卡多个景点,还把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

网络旅游青年:

“早上5点10分到北京了,6点43分到颐和园了,9点50分来圆明园了,4点47分到达机场,6点39分登机,11点到达云南,下午4点去新疆排队了,6点终于轮到我们了,奶茶喝了,新疆大盘鸡吃了。”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以前,可能有一个固有的旅游群体结构,而到今年的5月我们发现学生群体、老年人群体、低收入群体,都进入到旅游行业里,成为了影响这个行业的结构性变量。所以这也是导致了今年‘五一’我们能看到一个异常精彩纷呈的状态。这些人就是以前旅游的低频人群,现在忽然进入到高频旅游的状态里,所以给目的地带来的消费活力是前所未有的。”

“五一”假期,文博游蔚然成风。“到博物馆去”成为热词,多个博物馆参观量达历史峰值。去河南开封博物馆了解黄河文化、穿古装和故宫古建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到苏州博物馆看“读不尽的红楼梦”展。国潮国风、博物馆旅游兴起,吸引了无数“研学团”的造访。据统计,在“五一”期间有近5000万人走进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博类景区。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文旅的融合更加紧密了,旅游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更多的文化内容加入进来。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业态和新内容会从旅游里面生长出来。”

无数乐迷在北京延庆草莓音乐节、山东烟台的迷笛音乐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等音乐活动上狂欢,“五一”假期全国多达42场音乐大型活动落地,远超疫情前。各类文化活动成为新的旅行经济增长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文化、艺术、时尚开始成为人们对异地生活场景体验的新要素。有疫情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原因。当代的游客开始回过头来看身边的美好了,开始关注小而确切的幸福。所以我们会看到,到天坛看大爷晨练的,到上海的人民公园看大妈们带孩子相亲的,北京的三源里菜市场,杭州的古荡市场,都会变成旅游消费或者旅游活动参与体验的场景,当代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的一个美好生活新空间。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和投资机构和经营者开始挖掘城市的存量资源。”

03

“五一”假日第一天 ,有近四千人聚集在位于北京密云的这片露营基地里。早在一个月前,营地仅仅通过两天的网络直播,就已经有200万的销售额。

近两年露营市场的火爆源于疫情期间人们出行的限制,虽然今年长线旅游开启井喷式增长,露营市场依然没有受到冷落。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34.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至2400多亿元,带动市场规模达到1.44万亿元。

露营已经从一个小众爱好逐渐成为新的旅游业态。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 书长 金准:

“中国的户外休闲文化在兴起,以前一般都是室内商业,户外的开发实际上是一个短板。露营火起来的背后不只是一种旅游的方式,也带动了装备的火,穿搭的火。它形成了一种露营内容的平台。今天可能是穿搭时尚,明天可能是户外走秀,围着篝火过夜,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从这个平台里面不断地生长出来。”

营地经营者孙建东坚信,旅游市场的复苏,除了长假经济,更值得深耕的就是以露营等为代表的近程游市场。

旅游从业者 孙建东:

“过去旅游以观光、住宿为主,有个民宿就能吸引客户了,但是现在那只是解决一段时间的需求。但对于1个家庭来讲,可能一次出来24个小时或者32个小时,那其他时段怎么办?所以现在国内的近郊游的这种产品组合在发生变化,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旅游产品的面市,中国近郊游的消费客单还会升高。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周边游的数量要求越多,就像欧美国家可能有20次到30次的周边游。中国平均处于4到6次,东部的发达地区是10到15次,像北京上海可能15次以上,所以其实周边游的想象空间是比较大的。”

中国内地四处人山人海,中国赴境外旅游人群也加速增长。为了应对“五一”激增的机票酒店订单,一家旅行app的国际部在线旅游平台客服电话络绎不绝。综合多家线上平台数据,泰国、马尔代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其中,东南亚国家占比最大,成为中国游客“五一”出游的首选。

中国旅游究院院长 戴斌:

“第一个是地缘的因素,离我们比较近,出境旅游市场和我们国内旅游市场一样,都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第二个是价格优势,由于地缘相近,我们的航班又比较密集,当地的接待条件也越来越完善。第三个因素,就是对中国游客的欢迎态度和服务品质的稳定性。”

一些国家还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推出特色服务。泰国旅游局推出会讲普通话的旅游警察;柬埔寨更是鼓励当地使用人民币结算、增加中文标识、提供更多中文导游等系列服务措施。相比传统的东南亚旅游项目,“坐高铁去老挝”为口号的高铁出境游成为旅游爱好者新宠,老挝的琅勃拉邦也因此成为中国热度涨幅最高的境外目的地之一。实际上,昆明至万象双向国际旅客列车今年4月13日才开通,到今年“五一”只有半个多月,但五一期间已经一票难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极大地降低了游客跨国旅行的成本。一个飞机上能运300人以上就算大飞机了,往往100多人是正常的航班。一列火车,可能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就去了,而且它的运输班次和运量是可以根据市场随时调整的,飞机是不行的。大家心理距离缩短了,突然发现可以坐着火车去老挝了,消费决策的时间就更短了。”

今年2月以后,中国出境游政策逐步放开,目前已有60个国家可以团队游。“五一”节前夕,“伊朗13日游”、“埃及游轮深度13日游”、“新西兰全景14日”等高端产品在线上旅游网上线后,快速售罄。小众旅游目的地关注度也在不断走高。如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匈牙利等地成为“五一”出境游市场黑马。

某线上旅游平台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彭涵:

“用户的旅游消费力在一些高客单价的产品上看起来,尤其在高端旅游这一块并没有损失得特别严重,依然有强烈的、旺盛的旅游需求和欲望去消费这些高端旅游产品。大家对旅游品质的追求,并没有因为这几年没有办法出游而失去,这一部分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追求已经保存下来了,而这部分消费力未来也会成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复苏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04

据线上旅游平台报告显示,“五一”内地出境游整体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0%,出境机票、酒店订单量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900%、近450%。中国出境游迅速复苏。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大家出境旅游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毕竟中国在2019年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当时我们的出境旅游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有1亿5500万人次出境。我们在海外目的地的人均消费是1万元人民币,这么庞大的市场意味着我们出境旅游的热情,出境旅游的意愿是比较高的。”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近期发布公告说,中国出境游对全球旅游业产生积极影响,并将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复苏。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在疫情前,国外的旅游界把中国视为移动的钱包,因为在所有重要的国外旅游目的地都能看到大量的中国人。目前很多的旅游目的地依然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国外的旅游目的地,里面缺了中国游客的消费。现在中国的游客慢慢地放开限制,越来越便利地走出国境的时候,是在给世界的旅游业冲入动能,所以实际上全世界都是非常地期待中国游客的。”

2019年,中国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而今年仅“五一”就实现了中国内地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我们一直把2019年的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最高峰,整个行业一直在预测什么时候能够超过2019年的水平。仅就这一次‘五一’的表现来看,我们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人次甚至是超过了一节。所以这也是出乎整个行业的预料之外的一个非常惊喜的数据。”

今年“五一”假期人均消费为540元,恢复至2019年的89.5%。虽然旅游消费能力未达疫情前,但却有更多的人开始出行。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准:

“今年‘五一’的数据,旅游收入的增长是慢于旅游人次增长的,说明客单价在降低,我们认为客单价降低的背后,是更多以前不旅游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里来,从而把这个基数给扩大了,这显然是一个好事,会有更加丰富的旅游需求进入到旅游行业,它对整个行业的推动会是更加明显的。整个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大家愿意为了精神消费,愿意为出游消费的时代。”

中国游客的旅行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地标式打卡”、“疯狂购物” 到注重文化和注重体验;从过去较为单一的大部队“跟团游”,到自由行、“定制团”盛行,旅游热点频出的“五一”假期描绘了中国旅游复苏新的蓝图。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旅游的时候,就做第一天的攻略。就知道坐哪趟飞机,预定一个共享汽车,到了当地以后住一个酒店,当天晚上去看个演出,第二天干嘛不知道,起来以后再说。消费变得更随机了,决策更自主了,方式更自助了。背后反映了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叠加在多样性的基础之上,构成了我们一个日新月异的消费图谱。”

旅游从业者 孙建东:

“2035年的远景目标,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到250万亿到300万亿,由现在的120万亿翻个倍还要再多一点。那这里面,按照正常的发展阶段的话,届时休闲旅游业将会有10%的增长,将会有25万亿到30万亿的市场空间。现在中国旅游业2019年的数字只有5点几万亿,所以还会有20万亿的成长空间,将来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消费如何带动经济一度成了令人担忧的话题,而内地民众在“五一”爆发出的旺盛需求是个积极信号,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内生动力,各方调升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高出政府既定的GDP目标,发展机会奔涌而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u0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邮箱 :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