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01,市人大法工委颁发首张《立法建议采纳证书》
(资料图)
立法提建议,给您颁“证书”了
市人大法工委向杨文祥(左)颁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洁文摄
“感谢您对扬州地方立法作出的贡献……”4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84岁老人杨文祥先生颁发了首张编号为001号的《立法建议采纳证书》。同日,基层立法联系点——广陵区汶河街道工委联动,向积极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3位市民颁发了“金点子”证书。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法工委首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是地方立法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同时,汶河街道工委首奖‘金点子’市民,也是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立法建议的一次创新。最大限度地使立法工作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让民情民意民智贯穿人大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鼓励市民参与地方立法全过程,为推动人大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新经验。”
首发
“001号证书,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参与立法,给您颁证书了!感谢您对扬州地方立法作出的贡献!”4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提出立法建议的扬州市民、84岁老人杨文祥先生。颁发了首张编号为001号的《立法建议采纳证书》。“获得这张证书,让我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很荣幸,这是扬州人大立法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成果,开门立法,值得赞赏。”杨文祥说。
近日,《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获得省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并已向社会公布,也将于6月正式实施。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运河原点城市,扬州人民对运河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而这项关注度极高,与扬州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条例》也在立法之初,就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2022年,在《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84岁的杨文祥老人看到了刊登在《扬州日报》的立法草案征集意见公告后,主动联系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了一份2页纸的立法建议。其中,一项提出将位于扬州市境内的“隋炀帝墓”写入第二条“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范围中的建议引起了法工委的关注。“老人提出,隋炀帝与大运河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没有隋炀帝的倡导和决策,可能就没有如今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这样一个重要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应该把关于他的历史遗存保护写到我们的《条例》中去……”无论是专家组,还是常委会组成人员,都对这个建议表示认可,“提的准确,提的对!”最终,《条例》吸纳了杨老的意见。
“对杨文祥老人为条例作出的贡献,法工委也积极探索创新,颁发了首张《立法建议采纳证书》,编号为001号。”市人大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从001号证书开始,为立法参与者“颁奖”这项工作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市人大常委会也在鼓励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创新形式“奖励”市民参与立法工作。
首奖
“立法不仅是‘专业事’,也是群众的‘身边事’。”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得立法‘金点子’证书的王劲松、张雪松、黄叔怀三位居民表示祝贺,也衷心感谢他们对地方立法的大力支持……”同日下午,汶河街道仁丰里“梧桐院”内也是热闹非凡,联动举行“梧桐论法”首期活动,为立法提出好建议的居民颁发“金点子”证书。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座谈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很多非常好的建议被收集,提交到市人大常委会,‘金点子’也能成为法规中的‘妙笔’。”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广陵区人大汶河街道工委主任王桂金告诉记者,居民王劲松反映日常生活中室内装饰装修产生的扬尘问题会影响生活,市民黄叔怀认为属地管理会让城市书房更加精细。
“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建议能被立法机关听见,我感到非常激动。这说明立法不仅是专业人士的‘专业事’,也是群众的‘身边事’。立法真是立到我们的心坎上了!”得知自己的建议被如此重视,王劲松兴奋地说。“去年市人大来街道召集座谈会时,我反映的这条意见被收集,市人大立法是充分考虑老百姓建议的。”另外一位获得“金点子”证书的黄叔怀也感同身受。
通讯员 王彬彬 李涛
记 者 陈洁文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u0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920 891 263@qq.com